当前位置:首页>HOS学院>行业资讯>2019虚拟现实技术及应用创新大赛 (IVRTC2019) 通知

2019虚拟现实技术及应用创新大赛 (IVRTC2019) 通知

作者:hosmba发布时间:2019-10-14 12:04:51来源:映维网

由中国虚拟现实与可视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的“2019虚拟现实技术及应用创新大赛(IVRTC2019)”将于近期启动。本次大赛由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虚拟现实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支持,青岛协同创新虚拟现实研究中心承办。


大赛以“科技创新引领未来发展”为主题,结合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推动企业及高校人才培养,提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所学专业知识,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现产品设计创新能力、团队协同合作能力,进一步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结合产业技术和应用场景结合,推进与智能制造、5G、公共安全、医疗健康、教育、商务、文旅、社交、数字经济等领域的融合,培育产业新动能,助力产业升级。


大赛旨在:


l  促进虚拟现实领域各高校及企业的相互交流和学习;


l  激励虚拟现实关键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


l  促进企业及高校人才培养,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挖掘并培养优秀的虚拟现实创新人才;


l  促进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合作。


01.png


现将大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科技创新引领未来发展”


二、大赛组委会


1、大赛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虚拟现实与可视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承办单位:青岛协同创新虚拟现实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中国计算机学会虚拟现实与可视化专业委员会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虚拟现实专业委员会


中国仿真学会虚拟技术及应用专业委员会


支持单位: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虚拟现实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大赛组织委员会


大赛组织委员会,由联盟常务理事会委派,负责制定审议大赛总体方案、赛事流程安排与组织,批准评审规则,任命评审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成员,决赛评审结果的最终确认与公示,以及其他相关赛事文件的制定、审核与发布。


3、大赛执行机构


(1)评审委员会


大赛评审委员会负责大赛评审规则和流程的制定,赛事评审工作的实施以及评审结果的产生,其成员由大赛主办方和承办方机构推荐,由大赛组织委员会任命组成。


评审委员会人员应具有多样性,其成员包括但不限于:技术专家、行业专家、创意设计、企业代表、政府机构和投资人等。评委数量原则上为五(5)人以上的单数。评审委员根据评审规则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评审过程中应采取回避原则。


(2)专家委员会


大赛专家委员会负责保障对参赛者作品的技术、创新等评判的一致性,流程及评判标准的公正和合理性。负责解释公众及参赛团队对于大赛规则适用的疑问,并对各项解释严格予以公示。


(3)执行委员会


大赛执行委员会执行大赛总体方案要求,进行赛事流程安排与组织,配合评审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完成大赛的各项组织工作。


三、参赛对象


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参赛成员应为正式注册在校生及学员(包括:大专、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等;可跨专业、跨学院组队;每个团队2到6名选手,设队长1人,指导教师1-2人。


企业及产业推动社会团体等机构:参赛成员应有正式劳动关系及其他相关有效证明文件;每个企业2到6名选手,设队长1人。


参赛人员需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法规,参赛者必须同意本次竞赛所有相关条款和规定。同时,需提供准确、全面的个人信息。参赛者不能有任何作弊或欺诈行为,所有提交的作品必须是本团队独立完成,一旦发现参赛队有合作、抄袭等违规行为,将被取消参赛资格和已经获得的所有奖励。


四、大赛内容


1)企业创新组


侧重产业关键技术、市场示范应用的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和应用创新。作品强调关键技术创新、行业创新应用、知识产权应用创新及形成市场示范应用,要求提交完整技术解决方案、产品、应用案例等,并说明作品交付相关的硬件、软件及知识产权。


2)高校创新组


侧重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所学专业知识,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品要求用产品(内容)的原型设计及场景应用,完成技术可行性报告或者方案建议书的内容阐述,合理阐述技术依据、技术可行性及解决的问题,作品呈现为技术可行性报告或者方案建议书及(产品、方案)原型。


3)三维重建挑战组


围绕自动三维重建方向,采用自由命题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技术:


l  室外场景的三维重建(组委会提供数据集);


l  室内场景的三维重建;


l  基于医学图像的三维重建;


l  基于人脸的三维重建;


l  基于工业CT的三维重建;


l  基于双目视觉的三维重建;


l  基于运动的三维重建。


五、大赛赛制


分为初赛和决赛两部分。


初赛为网络评审;


决赛为现场展示答辩及评审。


六、大赛时间


l  报名与作品提交截止时间:2019年10月31日;


l  初赛(网络评审)成绩公布:2019年11月10日;


l  决赛项目注册截止时间:2019年11月15日;(每个项目作品至少有2人全额注册ChinaVR 2019大会)


l  决赛现场展示答辩和评审:2019年11月22日;


l  大赛颁奖:2019年11月23日晚上。


七、大赛报名


通过大赛邮箱IVRTC2019@163.com报名;


请在报名与作品提交截止时间(2019年10月31日)之前,填写和准备以下信息,发送到大赛邮箱IVRTC2019@163.com(以收到大赛邮箱的确认回复为准):


l  参赛申请表;


下载:参赛申请表(企业创新组)


下载:参赛申请表(高校创新组)


下载:参赛申请表(三维重建挑战组)


l  参赛者身份信息及介绍、团队合影及个人照片;


l  参赛作品原创承诺;


l  作品内容说明,在开发应用过程中的简短描述文件,包括:功能性指标、技术方法、使用工具(不超过 500 字);


l  参赛作品的优势及特色说明,包括:创新思路、应用性及前景分析等(不超过 500 字);


l  作品内容或应用程序的屏幕截图(不少于 6 张、带水印);


l  展示作品内容、应用程序、或者硬件产品的短视频(1-3个,累计播放时长不超过6分钟);


l  作品陈述PPT,不超过20页;


l  带参赛者水印的作品内容、应用安装文件或硬件产品等。(企业组必选)


l  其它支撑作品的材料(可选,不做强制要求)。


八、评审规则


秉承“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参赛作品不得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评委独立评审。


初赛包括三个环节:


l  形式检查:对参赛材料和作品等进行形式检查,对参赛者的有效身份信息进行审核;


l  专家网络评审;


l  公示:根据参赛作品网络评审情况,公示参加决赛的作品名单,并通知参赛团队注册会议。如有异议,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仲裁组进行申诉。


决赛包括两个环节:


l  参赛团队现场作品展示与答辩:每个团队15分钟,其中5分钟用于专家提问。在作品展示、答辩时需说明作品创意与设计方案、实现技术、特色等内容。同时,回答评委的现场提问。在作品评定过程中评委应本着独立工作的原则,根据决赛评分标准,单独给出作品答辩成绩。


l  决赛评审:评分结果根据答辩成绩进行排名。


九、奖项设置


按企业创新组、高校创新组、三维重建挑战组,分别评选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和三等奖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优秀作品视频将被收录至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计算机协会的数字图书馆,可在多个检索引擎中检索。


企业组优秀团队有机会获得投资机构和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高校组优秀选手将获得高校及科研机构导师推荐、虚拟现实领域领先企业实习机会,为学业深造和事业发展打开新的大门。


获奖单位推荐入围中国虚拟现实与可视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9年度科技创新与产业促进奖”,向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推荐申报国家级“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奖项。


十、联系方式


联系人:宋霞、饶云波


联系电话:13853219658、15908177003


官方邮箱:IVRTC2019@163.com


十一、其它


l  大赛仲裁机构为大赛专家委员会。


l  参赛者在报名时必须提供真实信息,应提供必要的联系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常用电子邮箱、联系电话等个人资料,以便大赛组委会与之交流。如果报名信息不真实,有可能失去参赛资格。


l  参赛作品应为参赛团队之独创,任何抄袭剽窃行为一经发现,将取消其参赛资格,并追回所有奖励。


l  大赛组委会对比赛内容及奖励办法享有最终解释权。


l  详细信息和最新信息,请关注大赛官方网站:http://www.ivrtc.org


02.png


03.png


05.png


  环视天下声明:HOSSKY网站登载或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行业资讯热点

服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