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HOS学院>行业资讯>博物馆公开课开讲:VR展览云展览正变成常态

博物馆公开课开讲:VR展览云展览正变成常态

作者:hosmba发布时间:2020-06-29 16:42:21来源:微泽网

27日,《中国博物馆公开课》于刘海粟美术馆开讲。


2020年上半年,疫情成为了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全球90%的博物馆(近85000家)因为疫情闭馆,这也成为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带来了契机。有统计显示,疫情期间国内博物馆推出的线上资源多达2000多项,浏览和使用人次达5亿,这些数据也表明文化和科技的不断融合将成为一种新常态。


“当代信息技术对博物馆的革命性或颠覆性改变,将成为国际博物馆发展的最大趋势。”这是首堂课上,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与人们分享的观点。段勇以《守望与超越:当代博物馆的变与不变》为题带来《中国博物馆公开课》的第一讲。


01.png


段勇说,回顾历史,人类社会共发生过三次技术革命,它们对博物馆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对于当代信息技术对博物馆发展的影响,则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1990年以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记忆”项目为开端的数字博物馆阶段(或称博物馆数字化);


二是2007年以“欧洲虚拟博物馆”为标志的虚拟博物馆阶段,这使脱离实体的博物馆成为可能;


三是2014年以中国6家博物馆开展试点为标志的智慧博物馆阶段,意味着博物馆形态和关联关系全面智慧化。


彻彻底底的虚拟博物馆——克雷默博物馆,不存在于现实世界,只存在于VR中


现今全球的博物馆正处于这第三个阶段。博物馆似乎正在由必要的实体“场所”转变为可能的虚拟“空间”;博物馆收藏、展示的对象正在由传统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等生命有限、终将消亡的“本体”转变为这些本体所承载的生命延续、变相永生的“信息”及其价值;博物馆观众的角色正在由被动、自发的“固定套餐”式的体验者、学习者转变为主动、自觉的“自由点菜”、“自主烹饪”式的享受者、主导者?


“在这次突如其来并持续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占全球博物馆总数90%的8.5万家实体博物馆被迫闭馆谢客,其中13%将永久关闭。这是国际博物馆事业的重大损失和巨大挫折。但是,网上博物馆和虚拟博物馆等却‘因祸得福’,迎来了一个生机勃发的春天,成千上万的‘云展览’抚慰着人们焦虑的心情,构成疫情期间一道难忘的亮丽风景。这也预示着新技术在未来博物馆事业发展中将发挥特殊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段勇说。


02.png


全景故宫


段勇特别提到,大学博物馆在当代博物馆新技术的传播应用方面曾发挥引领作用。比如: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克兰勒特艺术馆是世界上最早在国际互联网上开设网站的博物馆;中国的数字博物馆建设也始于2001年的教育部项目“现代远程教育网上公共资源建设—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工程”;上海大学博物馆从2014年开始编辑出版《博物馆?新科技》,迄今仍是全国博物馆界唯一的新技术专业刊物;上海大学2018年在全国率先招收“智慧博物馆方向”文物博物馆专业硕士生


  环视天下声明:HOSSKY网站登载或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行业资讯热点

服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