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的“北京8分钟”定位是:科技、未来、现代相结合,把冰屏、人工智能、地面投影等科技元素相结合,完美诠释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人文与科技精神。
在表演当中,最抢夺观众眼球的是一个地面投影技术。
24位演员勾勒出的龙、凤、麻花、中国节等多种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图案都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要想完成演员和图案的同步,让表演完美展现,实际上非常复杂,需要进行多种测算以及数据模拟,不光是考虑演员和图案,还需要考虑冰屏、机器人等因素。
为此负责闭幕式的虚拟视觉团队利用影视虚拟制作技术和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专门研发了预演、采访、数字验证等多个系统,就是为了解决各种复杂的测算和模拟。
所以,正是有了这两项技术的支持,我们才看到了完美、华丽、令人惊叹的地面投影。
现场除去24位演员,我们还能看到24个可以移动的机器人。这其中包含了下面负责移动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上面负责显示的冰屏。
我们先来说一下人工智能技术,也就是这24个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如果靠人来控制机器人的移动,我们很难看到机器人和现场演员、地面投影的完美配合,但是使用了人工智能技术就是不一样。
作为人工智能表演机器人为了完成完整的舞美创意,仅靠直线和圆弧转弯的动作是远远不够的,它们需要能像芭蕾舞演员一样一边旋转,一边画出一个完美的弧形,而且是多台机器人的协调运转。
所以,研发机器人的中国团队专门设计了一套导航控制算法,而且舞台的周围布置了17根用于定位的反光柱,这样即使场上有24位演员且场地光照复杂的情况下,它们仍然能够实现精准的定位和移动。
于此同时,这24个移动机器人还需要接受48小时抗冻实验和每秒8米的风洞试验,已确认其可以在低温下运作以及在风中实现精准定位。
然后就是我们看到的透明屏幕“冰屏”了。为什么叫它冰屏,是因为它是一种全新的LED显示技术,通透率高达85%,成像清晰却又像透明物体一样,是目前世界上透视效果最好的显示屏幕之一。
同样,这些冰屏也必须接受抗冻和风洞试验,以保证其正常运行。此外,作为显示屏幕,考虑到可能存在的信号干扰,冰屏还可以进行外在设备的控制,以保证屏幕的正常显示和变换。
最后,大家也别小看24位演员身上的服装。这是一种石墨烯材质的服装,这一张新型服装既能够让演员能够轻盈的舞蹈,也可以防御低温。
据了解,这种服装被称为石墨烯智能发热服饰,根据环境的要求,这种服饰可以做出相应的调节。为保证演出顺利,科研团队曾在模拟零下20度的情况下进行真人实验,在发热效果符合要求的同时,尽力保证材料安全性、电池续航能力和服饰舒适度。
整体来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的“北京8分钟”觉得精彩绝伦,而这背后的黑科技更是让人惊叹。同时,我们必须要认可幕后制作团队的敬业精神,没有他们进行上百次的彩排,解决无数的问题,也不会有让世界惊艳的“北京8分钟”。
相信,四年之后的北京冬奥会将会是一场完美的科技与人文相结合的冰雪盛会。
环视天下声明:HOSSKY网站登载或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